疾管署提醒,不要生吃蝸牛、福壽螺或其他野生動物如青蛙;示意圖。(圖取自photoAC)
相關新聞請見:
死者生前包蝸牛小米粽 台東部落守靈疑中毒12送醫3死4命危
台東部落「蝸牛小米粽」疑釀食物中毒 食藥署鎖定5大檢驗項目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沈莉馨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台東南迴線的賓茂及壢坵部落今(18)日凌晨疑似集體食物中毒,導致12人送醫,3人不幸身亡,另有4人命危,據了解,患者前1天都食用死者自製包有蝸牛、豬肉及竹筍的小米粽等食物後,陸續出現症狀。疾管署提醒,切勿生食或食入未煮熟且感染該寄生蟲的蝸牛、蛞蝓、蝦、蟹、蛙類,該蟲恐侵入腦部、脊髓或神經根,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。
目前衛福部食藥署,已初步鎖定該案檢驗項目,包括「蝸牛、血桐葉、曼陀羅,以及殺蟲劑聚乙醛和有機磷」。疾管署今日下午會派防疫醫師前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,台北榮總毒物科醫師也同行,並會比照寶林案,將人體檢體分送給台大法醫所與北榮毒物中心檢驗;目前朝向毒物調查。
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臉書指出,台東驚傳吃蝸牛小米粽,造成數人死亡、多人病危情況。其中蝸牛有許多寄生蟲,包含惡名昭彰的廣東住血線蟲,會鑽到腦部與脊髓造成嚴重症狀。但寄生蟲感染,潛伏期較長,一般不會這麼快死亡,背後應該還有其他原因!極可能是心臟毒性或者神經毒性物質,使病人死前出現抽搐,心跳停止抽搐症狀。
潛伏期1-3週 不會人傳人
針對常見於蝸牛的廣東住血線蟲,疾管署衛教資料指出,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並不會人傳人,主要是經由生食,或食入未煮熟且感染該寄生蟲的蝸牛、蛞蝓、蝦、蟹、蛙類,或食入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,是人類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主要途徑。
針對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臨床症狀,疾管署解釋,廣東住血線蟲在人類潛伏期大約1-3週,實際差異非常大,依據食入3齡幼蟲的量而異動。人類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,如僅食入少量寄生蟲,可能無症狀或症狀輕微,自行痊癒;食入寄生蟲數量較多,將可危及生命。
疾管署進一步說明,廣東住血線蟲會侵入腦部、脊髓或神經根會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,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,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,其他症狀如發燒、噁心、嘔吐、頸部疼痛、僵硬,亦可侵犯眼球,可造成視力受損。
疾管署指出,感染廣東住血線蟲,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,以急性劇烈的頭痛最常見,其他症狀如發燒、噁心、嘔吐等;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10招預防廣東住血線蟲感染症
●不要生吃蝸牛、福壽螺或其他野生動物如青蛙。
●處理蝸牛等特殊食材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 (砧板亦需清洗)。
●烹調軟體及甲殼類動物(如蝸牛、蛞蝓、淡水明蝦及蟹)時,應煮沸3-5分鐘以上再食用。
●使用自來水清洗蔬菜且清洗過程不添加鹽或醋,應儘量不生食蔬菜。
●於流行地區避免生食蔬菜或肉類。
●肉類冰凍於-15℃,24小時以上可以殺死幼蟲。
●教育小孩勿接觸蝸牛、螺類及蛞蝓等,因其可能感染幼蟲。
●避免飼養蝸牛、青蛙、鼠類、蜥蜴等動物當作寵物。
●戶外飲水要煮沸2-3分鐘。
●控制鼠類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
显示更多